
2018年11月12-14日,全国部分省市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认证中心主任吴涧生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副主任成钢主持座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认证中心其他领导和各处室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价格认定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地价格认定机构负责人汇报了本地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开展情况,谈了对当前价格认定工作的看法,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大家认为,今年以来,全国系统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一环,自觉强化担当,主动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监察机关交办的一批大案要案的财物价格认定事项,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肯定和表扬。各地负责人纷纷表示,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较多,如地方机构改革带来人员队伍不稳定、岗位培训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及相关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吴涧生与大家深入讨论并指出,这次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座谈会体现“坦诚、务实、高效、专业”的特点,大家通过经验交流和问题研讨,对当前形势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对做好新形势下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有了更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年底前召开的全国价格认定工作会议做了很好的铺垫。
座谈会上,吴涧生还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把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在这方面,要把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业务,作为全系统的拳头产品和重要品牌。同时,要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动适应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要求,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同时,力求“三个精准”,即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做出认定,为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夯实业务基础,着力推动价格认定工作高质量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当前的价格认定工作与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仍存在差距,与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下达的任务要求仍存在差距,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下一步,要主动找准差距和短板,推动价格认定工作迈上新台阶。在这方面,必须用改革、开放、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来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工作机制和方法创新,加快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同时,要切实统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系统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履职本领,推动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是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前,各地价格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短期形成的,也有长期积累的;既有比较容易解决的,也有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机构改革带来人员队伍不稳定和机构归属问题;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存在不兼容、不衔接问题;三是机制平台和系统能力建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要认真梳理分析,并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统筹推进,重点突破,为价格认定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最后,吴涧生强调,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既是各级价格认定机构的本职工作,也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政治任务。进入新时代,站上新起点,我国价格认定事业正迎来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发展方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价格认定工作新局面。